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!

登录| 注册  
无障碍|
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/ 玉米顶腐病发生及防治

玉米顶腐病发生及防治

2023-07-11      文章来源: 察布查尔县农业农村局     访问量:

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,是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害。病原菌在土壤、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上越冬,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源。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传播,进行再侵染。

一、发病时期

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侵染,高温高湿天气,雨后或灌水后更易发生。一般在抽穗前后进入显症高发期。玉米第9-10片叶上开始表现症状,受害最重的是第11-13片叶子。

二、症状

1、疾病发生后玉米心叶发黄,叶片边缘变薄,有缺损或变成褐色,心叶叶尖干枯甚至枯死。

2、心叶黏连。不能正常展开,甚至扭曲,有时雄穗也会包裹在里面。

3、植株矮化,刨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,有褐色病斑。

三、发生原因分析

1、品种因素:目前该病主要在孙扎齐牛录镇切提布拉克村,有5户种植品种为DK181的200多亩玉米,其他玉米品种发病轻或未见发病。

2、环境条件: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,特别是在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易发生病害。通过调查发病重的地块均浇过两次水,头水偏早,紧跟浇二水,田间湿度较大。因切提布拉克村土壤碱性大、土质粘重、通透性差。浇水后遇到高温天气造成高温高湿环境,有利于病菌的侵入。

3、田间密度大、施肥量大。田间密度一般在7200-7500株,普遍亩施基肥磷酸二铵50公斤,追施氮肥40公斤,施用钾肥不足或未施钾肥。早施肥、早浇水易造成玉米茎秆徒长、茎秆柔弱,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,有利于病原菌侵入。

四、防治措施

1、选择抗病品种。在生产上,应注意淘汰抗病性差的品种,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。

2、苗期及时中耕促苗生长。适时化除消灭杂草,中耕提高土壤温度,为玉米苗生长提供好的环境,以增强抗病能力。

3、及时追肥。玉米生育进程进入大喇叭口期前,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钾肥,尤其对发病重的地块要早追肥,不偏施氮肥。同时,要做好叶面喷施叶面肥及植物激活蛋白,促苗早发,补充营养,提高抗逆能力。

4、药剂防治。病害以预防为主,没发生病害的地块,在防治虫害的同时,加入杀菌剂和叶面肥,达到杀虫防病提高植株抗逆性的效果。

5、早发现,早防治。在田间一旦发现病株,要及时拔出带出田集中销毁,并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。发病初期用选用吡唑醚菌酯、醚菌酯、戊唑醇、丙环唑、烯唑醇或复配剂喷施1-2次,同时防治玉米螟、棉铃虫、双斑萤叶甲等害虫,可混合杀虫剂和叶面肥等营养调节剂一起喷施。常发病较晚。玉米已抽穗,田间喷药困难,此时不提倡再采用喷药的防控措施。

相关解读:
附    件: